老 子 答 问

——在昆八中的讲座

期次:第1193期    作者:石鹏飞   查看:0

  我在云大开 《老子研究》 这门课,六十个学时还讲不完,如今华吉俊老师希望我来跟大家讲一讲,只给一个小时的时间,想了一下,就采取答问的方式,择其要者,概括地来谈谈,大家只能求个印象,以后再去细细研究。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有两个老子和两本 《老子》?
  司马迁作 《老子传》,谈到老子恐怕有三个:老聃、老莱子和太史儋。经研究,老莱子可疑,老聃和太史儋可靠。老聃是春秋时人,比孔子稍大,相传孔子向他问“礼”。太史儋是战国时人,比孔子晚很多。考古发现,我们找到两本 《老子》,一个是竹简本,两千字;一个是帛书本,五千字,但次序与今本五千字的 《老子》 相反。现在学术界认为:两千字的是前期本,为老聃所创,五千字的是后期本,为太史儋所扩写。所以说有两个老子两本 《老子》。后期本掺进很多战国时的东西。今本 《老子》 为八十一章,五千字,但顺序是“道”在前,“德”在后,与后期本的顺序正相反。
  第二个问题,《老子》 怎么又叫 《道德经》?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书只能叫 《老子》。儒家占主流的古代中国,《老子》 是子书,不能称经,经、子书不在一个档次。后来,汉朝人张道陵在青城山创立道教,把 《老子》 列为经典,便叫《道德经》,老子也成“太上老君”。称 《老子》 为 《道德经》 是道教所为。你不是道士,还应该叫《老子》。子是古代的尊称,犹“先生”。
  来说第三个问题,怎样读《老子》?
  我以为,这有三个逻辑层次:把老子的话语放到老子的思想体系上去读,不然就会断章取义。譬如老子讲“自胜者强”,很多人很欣赏,把它变成格言,称道之。其实,人有两个自我:勤快的自我和懒惰的自我,胜前者是下滑,胜后者是上升,老子的“自胜”是胜前者还是胜后者?结合老子的思想,我看是胜前者,故不足取。二、把老子的思想放到诸子思想比较上去读。老子倡言“自然”(天道),孔子说“文明”(人道),谁更正确?老子讲“无为”,孔子欲“有为”,谁更正确,一比就出来了么!三、把老子思想放到世界文化的背景上去看。譬如老子鼓吹“不争”,“不为天下先”,那还有奥运精神吗?奥运精神就是要“竞争”,要“敢为天下先”。老子活到今天,绝不会去参加奥运会的,对吧!
  那么,老子的主要思想到底是什么呢?
  老子有一段话,很重要,他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是其追求。老子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两个字。但“道法自然”有两种解读:一、被动地适应自然,见着自然叩头拜;二、主动地去了解自然,变更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前者实乃猪的哲学,后者方为人的哲学。研究 《老子》 一书,他的“顺应自然”实属于前一种。所以老子不会理解飞机为什么会飞上天,一颗小石头还掉地呢!总之,老子的“顺应自然”说非常消极,他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主体性。
  第五个问题,为什么说老子是倒退型哲学?
  老子的倒退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政治上向原始社会倒退,他提出著名的“小国寡民”说,而且“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闭锁的;二、个人修炼上向婴孩倒退,“复归于婴孩”,婴孩天真、自然,这很好,但人老停留在婴孩状态,岂不成了长不大的精神侏儒,近乎白痴了?三、在哲学上,向混沌倒退,不讲分析。不分析的混沌就是“糊涂”。郑板桥讲“难得糊涂”就是老子思想。糊涂好,要聪明干什么呢?
  这三个倒退变成了一个同构。生在那时,老子对社会的种种变革看不惯,愤世嫉俗,又找不到未来,于是只能把希望寄托过去渺茫的蒙昧时代。
  第六,为什么说老子是阴柔型哲学?
  老子是“道家”,“道”是什么?道理也、规律也。可抽象名词是从具体名词引申的,道理、规律的具体对应物就是“道路”。但研究这个“道”字,从首(头)从辶(走),干 嘛 是 头 走 而 非 脚 走呢?我研究发现,这的确是人行道,但却是最早的人行道,就是母亲的产道和阴道——生孩子,头先出来么!所以,道就是女性生殖器。老子说“玄牝之门,谓之天地根”,就是这个意思。道的本义既明,老子哲学的阴柔色彩也就可以确定。老子其实是女性哲学,所以他讲“柔弱克刚强”,讲“守雌”,讲“不争”、讲“上善若水”,讲“慈,俭,不为天下先”,都跟女人的文化品格有关。在老子看来,如果男人是老虎的话,那么女人就是老虎钳。老子思想其实是原始社会母系时代的产物,怪不得他要倒退呢!他就是从那里来的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