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路上的旅行者

———访我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张洪彬

期次:第1015期       查看:771




  科研需要旅行者的心态走进化学楼就可以闻到浓浓的“化学”味,张洪彬教授对此却早已是习以为常。身着便装的张教授让人看不出他与文科的教授有何二致,他自己也打趣地说:“其实我们大多数时间的工作也就是在办公桌前看书、查资料,并不是天天泡在实验室”。
  聊起科研,个性内敛的张教授却很健谈。在他看来,做科学研究需要有旅行者一般的心态,要想去到别人都没有到过的地方,看到别人都没有看到过的风景。自1985年在上海攻读硕士学位开始,张教授即始终对科研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每次新的发现都会让他感到惊喜和兴奋。“兴趣是支撑我一路走下来的最大动力,它使我对自己所研究的学科始终持有新鲜感”,他补充道。
  张洪彬教授曾撰文《科研与教学之我见》,其中谈及其对知识创造的理解,他认为这部分总结即能够表明自己对科研的态度:知识的创造是指“立一家之言”,是跳出现有框架、格局的知识发现,而不是对现有知识的注解或简单的发挥;没有知识创造的过程就谈不上文化浸染,大学文化的本质在于一种渴望发现,勇于求真、求新的精神。
  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张洪彬教授看来,研究本身就是学习。“在大学中,每一个教师其实亦是一个学生,学会将你的知识与年青一代分享,学会在现有的知识架构中发现问题,探求未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与同事、学生共享,这就是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他如是说。
  作为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洪彬教授承担着学生培养的重任。目前,他的科研团队中有4名在读博士生和20余名在读硕士生,为“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他总会尽量让他们都参与到他的科研活动中来。张洪彬教授对此作出解释:“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得出任何的结论都需要实验验证,所以相对而言,课题研究中学生参与程度应该是很高的。”
  由于化学科学研究所提出的方向都必须是具有创新性的,甚至有时研究所得的结果与研究者最初的设想会背道而驰,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不是简单的单向传受,更多的时候是共同学习。或许,这就是张洪彬教授向有的自谦,“我和学生们原本就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坚韧不拔是科研者的必备品质不久前,张洪彬教授荣获200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有机化学),资助金额200万元人民币。成为我校第二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学者,也是云南省高校及地方研究单位获得的第二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这一高水平项目的获得,是对张教授个人学术水平的极大肯定。
  经过多年潜心艰苦的研究,张洪彬教授在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他始终认为,这些成果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他所注重和享受的主要是研究的过程。他认为,科研就好比登山,都需要很大毅力,半途而废,就永远到不了山顶。做科研不能怕失败,走进死胡同是常事,我们必须换条路重新开始。一句话,坚韧不拔是科研工作者的必备品质,张洪彬教授一再强调。
  作为研究生导师,张洪彬教授从不苛求自己的学生个个都成为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但他也会主动去发掘学生们的科研潜力。一旦发现有可塑之才,他便会非常开心而且会倾注心血,不遗余力地培养。
  采访结束之际,张洪彬教授不忘对后来者提出期望,他希望考研者在报考之前好好问问自己,科研是否就是自己的理想,是否真有毅力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这就是张洪彬教授,一个科研路上的旅行者。人物链接:
  张洪彬,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化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1999年1月—2000年5月在美国礼来 (EliLillyandCompany)公司化学工艺研发部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6月回国。2001年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2004年7月入选国家人事部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获国际制药公司 (EliLilly)礼来科研杰出奖(ScientificExcellenceAward)。2005年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8年,其作为负责人的“生物活性分子设计、合成与发现创新团队”入选云南省创新团队。2009年9月,其作为主要成员的“特色资源利用化学教学科研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表彰。近日,张洪彬教授荣获200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图\文 张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