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学教育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期次:第1015期    作者:殷永林   查看:115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毫无疑问,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阵地之一,责无旁贷地要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学生的心、深入学生的头脑,成为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和今后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价值观和行动指南。
  那么,我们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很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坚持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在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国情教育和党的教育的主渠道及主阵地,从而也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无疑,开设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公民意识,对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由于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在中学学过的内容存在一定重复,由于这类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够强,加上个别教师学识修养不够和教学方法不当,致使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兴趣还不够强、不够浓,这种情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为充分发挥这类课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面的作用,建议改进这类课程的名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可以是,保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在教材和教学中突出公民意识、公民责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公民法律意识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开设为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课程,例如可开设“《资本论》选读”、“《共产党宣言》精度》”、“《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等,由学生选修1—2门;开设“《实践论》精读”、“《认识论》精读”、“《论持久战》精读”等毛泽东思想课程,由学生任选1门;开设《中国近代史专题》和《中国现代史专题》课程,由学生任选1门。精读类的课程由任课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深入体会,开展讨论。
  这样做,有三个优点:首先,避免了中学课程教学内容和大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使学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精典著作教育,更能准确理解和领悟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最后,能够使学生受到更深入的教育,学习得更加深入,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又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二、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中,突出创新教育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具有活力的表现、使国家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和国家要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最重要的。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承担着主要责任。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和专业学习。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观念,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除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渗透马克思主义教育外,重点是引导学生创新、创造。要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导向,实施研究性、创新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引导式、问题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研究材料和参考书籍,不断思考、发现、研究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
  突出创新教育,要改革考试制度,以能力和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根本尺度。为此应做到,第一,完善考试制度,确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要修改学校的有关考试管理制度和规定,简化有关审批程序,为广大教师实行考试改革提供方便;要制定注重过程考核的有关规定,加大平时成绩在学生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例;要出台激励教师进行考试改革的措施,对推行考试改革,尤其是改革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与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对不执行学校的考试改革规定,不重视考试改革的教师,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第二,改变考试评价标准。把注重对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考试,改为在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实践。第三,强化对学习过程的考查,淡化终结性考试。要加大学生平时上课、做课外作业、参加课堂讨论、阅读课外书籍等情况在学期成绩评定中的比重,可以考虑逐步增加到占50%甚至更多,减少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引导学生重视平时学习,重视运用知识的能力的提高。第四,要注意学科和课程之间的差异,使考试方式和形式多样化,试题类型多样化。在考试方式和形式方面,笔试、口试、闭卷、开卷、堂上、堂下、论文、设计、习作、调查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等都可以采用。不同的课程,应侧重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例如,外语类课程,要注重对学生听和说的能力的考查;中文类课程,要考查学生读、写、讲等综合能力;实验类课程,要注重对学生自己设计、按规范操作能力的考查;应用性课程,主要应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开发能力。对有多位教师承担的公共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应推行教考分离或实行试题库制。
  三、建设好综合素质教育课程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有的学校称通识教育课程,有的学校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是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个模块的课程,主要意图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教育方面,这个课程模块可以在爱国主义及民族精神教育、创新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达到这个目的:(1)要在这个模块的课程中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及中国历史方面的课程,例如,可以开设“《论语》精读”、“《孟子》精读》”、“《老子》精读”、“《庄子》精读》”、“《史记》选读”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识、理解,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增进对祖国历史和优秀文化的热爱,增进对中华民族的热爱。(2)在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中,有选择地分类开设高水平和高质量的西方经典著作选读、外国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规定学生在每一类课程中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这样做可以实现学生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及形成。(3)要提高这类课程的地位,把这类课程与专业课程同等看待,甚至把这类课程作为核心课程,看得比专业课程还重要。如果还是像现在国内许多高校那样,只把这类课程当作对学生知识的一点补充,这类课程的设置越来越零乱和庞杂,学校、任课教师和学生对这个模块的课程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那么设置这个课程模块的主要目的就达不到。对此,甘阳先生尖锐而深刻地指出:“如果继续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云南大学就已经开始开设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当时叫全校性选修课)。当时学校要求学生选修3—6学分的全校选修课。1997年后,我校开始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单独设立了素质教育类课程模块。在1999年底学校发布的《云南大学关于实施全面学分制的规定(试行)》中,正式把原来的素质教育类课程模块改称科学与人文素质课程模块,学分依然是16分,占总学分的10%,分为文史哲、自然科学、政治经济法律管理、技术技能、艺术体育五类,学生必须在每个类别中选修2—4学分的课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读跨学科的专业课0—6学分作为素质教育类课程(含在16学分中)。2006年,在总结1997年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我校再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制定了《云南大学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在改革方案中,以“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以提升学生素养,高年级实行有特色的专业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准则,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3级平台6个模块的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公共必修课和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两个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相当于此前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但学分数比以前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有了提高,为22学分,占总学分的13.75%。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体育与技术技能和外语应用提高6类,要求学生在外语类中选修4学分的课程,在其他5类中每类选修2—4学分的课程。
  在单独设立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的同时,学校加强了对这类课程的建设。1998年12月,学校出台《云南大学关于加强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还同时出台《云南大学校级选修课管理办法(试行)》,指出校级选修课主要致力于“提高文化品位、丰富科学知识、训练思维方法、掌握应用技能”。学校对校级选修课建设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且呈现了自己的特色。
  开始时,我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每学期只能开出10余门,现在,每学期已经能开出200余门次。在课程数量增加的同时,课程门类逐渐齐全,逐步形成了一些质量较高、深受同学欢迎的课程,教师们还编写出了一些高水平的优秀教材,有的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有的获得了云南省教学成果奖。
  但是,我校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也面临着有的类别尤其是中外原典、自然科学普及类课程少、有的课程的内容不太适合综合素质教育要求、因人设课、各方面对这个模块的课程重视不够等问题。因此,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应该从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加强这类课程的建设,提高这类课程的地位,精选课程,建设更多高水平课程。
  四、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文化科技活动利用课外时间和假期,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参加文体活动、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才干,启发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热情,对学生认识社会现实和国情,从而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心、高尚情操、创新精神和能力,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总之,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方式。
  多年来,云南大学各部门和各学院坚持举办各类讲座如人文论坛、东陆讲坛、洋浦讲坛等,介绍学科前沿,评点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关心国计民生的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每年,校团委都要牵头举办云南大学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启思节,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开展“三下乡”活动。这些活动有声有色,学生兴趣浓厚,参与人数众多,对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了解现实社会,培养身体力行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校团委还牵头组织全国和省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这两种竞赛中,我校学生都有上佳表现,我校先后4次进入全国“挑战杯”前10名,2003年以来夺得20余项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
  我校还支持学生大量建立各类学生社团,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学生社团从建立至今,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引导下,按照“严格管理,积极引导,稳步发展”的原则,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日渐多样化,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的道路。为推进学生社团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学生社团文化节和“学生社团巡礼”活动,评比“社团之星”和“优秀社团”,表彰优秀社团和社团活动积极分子。学生社团在学生自我管理、个性培养、知识拓展、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和交往能力培养、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我校学生社团开展的一些活动,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广泛关注。例如,唤青社开展的“三江唤青世纪行”、“绿色希望工程万里行”、全省高校护鸥、爱鸥行动;青年法学会开展的模拟法庭、法律援助和“中国法制五十年”论文研讨会;红丝带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活动等,受到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云南日报》、云南省电视台等国家和省级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关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此外,我校学生艺术团作为开展学生课外艺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的重要基地,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和文娱活动积极分子。
  鉴于课外文化科技活动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今后,我校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丰富内容,与中国传统节日、国庆节、学校重大活动结合,与服务社会和服务学生相结合,探索新的形式和方法,增加各种活动的思想性、学术性、文化性、吸引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突出对学生社会认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收到更好效果。
  除以上论及的四个方面外,良好的校风建设和良好的宣传环境营造,也能在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限于篇幅,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作者系我校人文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