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造大学精神

期次:第1017期    作者:张巨成   查看:425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大学也是要有点精神的。今天中国的大学,非常需要理性的、人文的、科学的精神。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主流,应当是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社会主义大学精神,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铸造。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来进行。
  一、守住大学灵魂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样也是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灵魂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同样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大学与资本主义大学的本质的、根本的区别。其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信仰和精神支柱,是人们认识国内国际问题的分析工具和批判武器,是人们抵制、批判各种错误的、腐朽的思想理论观点的有力武器。中国自进入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武器,才能揭露、批判各种错误的、腐朽的思想理论观点的真相,剖析它们的本质,分清是非、善恶、荣辱。最后,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守住大学灵魂,我们的大学才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才能成为社会良知和公平正义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二、突出大学精神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必须突出这个主题。共同理想就是一个社会和国家的绝大多数成员共同的政治、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解决了中国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影响了大学的发展。
  在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过程中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一是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师生的头脑,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有崇高的理想。大学也要有崇高的理想。二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为重点内容,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党员、一个学者,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有良知,就会有高尚的品德。三是必须清除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各种社会垃圾,荡涤中国社会的污泥浊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大学精神铸造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
  三、把握大学精神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样是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精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必须把握精髓,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社会主义大学精神之中,使大学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堡垒,促进大学的改革创新,推动大学的科学发展。
  中国的大学素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在大学精神中深深地打上了爱国主义的烙印。例如,北京大学的爱国主义事迹天下闻名,北大的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张岱年将北大精神概括为“即为了振兴中华而追求真理的传统,亦即以爱国主义为主导的学术自由的传统”。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重要的有效的途径。一是必须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特别是正确认识八十多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为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要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使广大师生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改革开放成果,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二是必须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和热爱共产党统一起来。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最重要的是表现为热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统一起来。三是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融入社会主义大学精神铸造之中,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认真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走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发展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何谓改革创新精神?简而言之,所谓改革创新精神就是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精神。改革创新是历史进步、时代发展的动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今天,改革创新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同样也是推动大学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今天中国的大学,非常需要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学术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创新行动需要创新精神的支撑。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大学精神中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相互交融,有利于确立正确的、科学的大学发展尺度、价值尺度和道德规范,有利于激发社会主义大学广大师生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从而形成推动大学学术创新、思想创新、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打牢大学精神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基础。这个基础必须打牢。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师生判断行为是非、作出道德选择、确立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首先,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风气。一个进步的、有前途的大学,必然有良好的风气。今天中国的大学风气,主流是好的,对不良的大学风气,必须扭转。
  其次,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大学师生的基本道德。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大学师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之中,渗透到大学规章、学术规范、学生守则、师风学风等具体行为规范里。大学师生要增强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追求真理,精研学问,维护公平正义,代表社会良知,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负责任、有贡献的知识分子。
  再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相结合。铸造社会主义大学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仅靠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制度保障。要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规范融入现代大学制度,并适当加重对某些违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的处罚。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对今天的中国大学来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造大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大学之治与否,关键在于精神之邪正。精神邪,则大学必走向虚妄;精神正,则大学必治。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