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炊烟, 难遇乡愁

期次:第1249期    作者:康宁   查看:55
  中国很多地方的农村就像一个孩子一样,随着时代变迁,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越长越大。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幸见证了农村这样一个孩子,从幼童到少年,再从少年到青年,乃至成年的发展过程。回乡时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那个孩子早已长大,一切都已经变了模样。
  日暮西山,牛放林边,袅袅炊烟升起,一二燕子飞回的村庄,还有那个氤氲着松脂香、水雾迷蒙的老土厨房。我们记忆中许多所谓的传统的农村现象早已成为了回不去的曾经。
  站在村前的山坡上,看着坡下的村庄,正值饭点的故乡相比以往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没有袅袅炊烟,已嗅不到原先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淡淡松香,更是看不到邻居们为午饭张罗的景象,除了一些下班回家的老乡们,很难看到昔日每值正午的热闹场景了。
  拉起已是锈迹斑驳的铜门环顺势向里推开久锁的老木门,走进院子,来到老宅的厨房前。老宅的东屋是专用作厨房的。
  正对着门的是农村原先常见的土灶,灶台之上供奉着灶王爷神像。农村的土灶大都是用砖同泥巴砌成的,有些用的是泥巴和石块,造型其实也有不同,有的方正些,有的浑圆些,要知道原先一家人的一日三餐都得靠这十分笨重的炊具。
  土灶左侧堆放着码齐的柴火,右侧靠墙放着两个青釉大水瓮,里边盛着做饭的水。一根长扁担紧靠着水瓮倚在墙上,边上是两只倒扣着的铁皮桶,这原先是作挑水用的。涂着厚厚黑漆的松木碗柜立在东北角,紧挨着碗柜的是用两摞红砖砌起来的案板,以往都是在案板下放些时令的新鲜蔬菜,案板边上摆着青色陶罐和褐色陶罐作米缸、面缸使用,两个罐子上都盖着实沉的杨木盖板。
  靠着窗户的橱柜里摆着大大小小各式样的瓶瓶罐罐,这些罐子上都会贴着红方纸,上面写上里面装的东西的名称。
  已是斑驳陆离的墙上钉着许多的铁钩,曾经这些铁钩上会挂着用线穿成串的干辣椒,编好的蒜辫子,晾干的香菇,再有便是灶头的墙上挂着各式样的锅铲,铁瓢,铜勺,竹笊篱这些必备的厨具。
  那东屋是老式房梁结构,那横亘着的木梁自然也是个放东西的好去处,至今房梁上还挂着好几个荆条筐,原先那里放的可都是让人稀罕的宝,多是些只有年节才能见到的蜜枣,果脯,干果之类。
  就这样,老宅厨房被摆放地着实是满满腾腾。
  相比之下,今日农村的厨房明亮、整齐、清洁、芬芳,不管是炊具、餐具、洁具、燃具,还是燃料,都具有便捷、环保、健康的特点,给人以现代和科学的印象,可谓既美观又方便,还是个不失浪漫的好地方。一改昔日厨房的老土面孔,熠熠闪光。
  可是每当节日来临,老土厨房所能展现的节日的那种轰轰烈烈,那种热气腾腾,那种闹劲儿的节日气氛却是具备理性工艺的现代厨房所远无法企及的。
  就以中秋佳节来讲,那时,全村人都会听着第一遍鸡鸣起个大早,每一家的烟囱都昂扬着,炊烟款款地冒出来,山下的村庄笼罩在炊烟之下,空气里氤氲着松木燃烧的松香味,便有了节日庄重的派头、喜庆的派头,同时也是热火朝天的派头。
  家里头呢,奶奶在灶台前烧火,母亲在灶台上忙碌,爷爷也会披挂上阵,下厨做菜,父亲则系着围裙,在一旁给爷爷打下手。柿子木制的案板上是叮叮当当的切菜声,一家人隔着烟火有说有笑,灶台上热气腾腾,节日的喜庆也随着熊熊烈火而更加浓郁。
  及至黄昏,再入厨房,灶膛的火是蓬勃的、连续的,松木柴烧出地火是又大又亮,它随着风箱的“拉风”,有节奏地映红了厨房。锅里头呢?有油,那可是“春雨贵如油”的油,是地道的菜油或是猪油。它们在翻卷,腾起浓烈的烟,呛人的香,还有骄傲的吟唱。这只是“热锅”,却已欢天喜地了。
  等菜下了锅,香味就变得和屋子一样大了,缭绕不散。往往这时孩子们就馋了,急了,有了不可告人的盼头,手持筷子围着灶台很慌地忙着偷嘴。我个子高一些,能侧着灶台用筷子夹起菜来。弟弟个子低一些,够不着,他会一只小手拉着我的上衣,一手端着自己的小木碗,努力地踮起脚尖朝灶台的锅里看。我俩可不管大人们有多忙,因为那饭菜香气的诱惑实在是无法让两个孩子抗拒。每当给弟弟的小木碗里加满了菜,俩人就一溜小跑到堂屋,哥俩骑在那榆木门槛上趁着皎洁的月光,你一口我一口分享起来,脸上自然是幸福的笑容,嘴边却是满满的油渍,那笑声展现的是天真的农村娃的一种快感、一种满足、一种温暖、一种幸福……可能现在人们看来,传统的农村厨房,各式物品杂乱摆放,杂乱无章,缺乏条理,简直谈不上任何美感。可正是这样的厨房却是农耕文明的文化符号和标志,它承载着国人的乡恋和乡愁,体现着对食物的感恩、对土灶的感恩、对亲情的眷恋。不知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有多少人有这样的乡愁?
  土灶,作为传统农村厨房的必备炊具正在从乡村的厨房里消失,城里人家用的都是电饭煲、电磁炉和天然气灶了,乡间山野人家,也都在追随这样的潮流。土灶,似乎是真的要消失了。以土灶为标志的传统农村厨房亦将逐渐没落直至消失,成为一种久远而不可及的记忆。想到这里,心中便有说不出的失落。
  岁月流波,光阴易逝,物换星移几度秋。从中国农村厨房的变化就可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从使用烧柴土灶,到选择清洁高效电气化炊具,从勒紧裤腰带,到凭票供应,从空空的菜篮子,到“天天过年”的百姓饭桌,从追求精细粮食再到粗细粮搭配追求膳食健康平衡成为消费时尚。小小厨房,窄窄饭桌却体现出人们饮食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由此折射出社会发展步伐。30年改革开放,最让老百姓感觉真切的恐怕就是菜篮子、米袋子的变化了,那一个个家庭消费小账本,那一张张商品购物券,就像生活的晴雨表,展现出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巨大进步与发展。
  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更多地选择了城市,舍弃了乡村,家乡的炊烟也越来越淡薄,孩童的哭声笑声也越来越少了,柴火灶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电磁炉、燃气灶逐步取代了它的位置,袅袅炊烟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可是,那个拥有整齐划一的住房,琳琅满目的商品,平坦坚实的公路,标准规格的家具,健康环保的厨房——充满现代化气息的乡村,却难以留住人们的乡愁。
  已远离农村生活数载的我,时常怀念孩提时代的故乡,想起那袅袅飘荡的炊烟,那火红温暖的灶膛,那小木碗里的菜肴,那入口醇香的味道,想起皎洁月光下俩人的分享美味时的欢声笑语,留恋昔日那平淡却倍感温馨快乐的时光。
  那种对于食物味道的怀念是人最真实、最朴素的感情流露,怀念食物其实更多是对食物背后所承载的精神的留恋,这种精神就是乡愁。
  乡愁,一个如此文学而又柔情的字眼,包含的是人们对故乡无数碎片化的记忆,令人无法割舍,难以忘怀。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思乡、念家、怀旧、守护、建设、发展,都是乡愁最为可贵的基因。
  依旧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月20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湾桥镇古生村察看洱海边生态保护湿地时就明确指出:城镇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农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因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镇化必须依靠科学的理念、科学的规划、科学的管理保护好这份珍贵的记忆,不能割断乡愁。
  今年是2017年,距离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三年的时光了。我总是忍不住会去想,到那时全面小康的农村会是什么样?我相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未来的中国,人民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切感受到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仅会有更为幸福美满的生活,亦会拥有一个留得住乡愁的故乡。
  每至黄昏,身居城市的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 《又见炊烟》 那首歌: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

  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康宁: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