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主办第三届中国法律实证研究年会

期次:第1266期       查看:140


  本报讯 6月23日,第三届中国法律实证研究年会在云南大学东陆园举办。本次会议由云南大学法学院和四川大学法律实证研究所联合主办,《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协办。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澳门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国内外高校、法律实务部门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左卫民,云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高巍在开幕式上致辞。云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沈寿文主持开幕式。
  在会议的主旨演讲阶段,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景文作了题为“关注司法满意度评估”的主旨演讲,他通过12000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对司法满意度进行了评估,通过对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满意度、司法公正满意度、司法公开满意度、司法效率满意度、司法便利满意度、审判监督满意度、法官素质满意度七个不同指标领域进行了好评率与差评率的年度变化。左卫民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就如何认识法律大数据与法律人工智能作了三个方面内容的主题发言,他认为中国的实证研究虽然已成功引起学界的关注但仍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研究方法,特别是机器学习的方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本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并利用先进的主题模型对河南省的行政诉讼案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美国实证法律研究的最新方法。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教授马铁丰对统计学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回顾与介绍,并且对人工智能与未来法学与社会科学的多学科交流进行了展望。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法律实证研究的发展、部门法与法律实证研究、交叉学科与法律实证研究、司法制度与法律实证研究、法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罗刚在“司法制度与法律实证研究”专题中作为点评人对六篇报告论文进行了点评。云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剑源围绕“刑事司法中的 ‘文化抗辩’”展开主题发言:他以典型案例入手,引出了民俗文化与现代国家法律之间紧张关系,提出了在刑事司法领域颇有创新性的“文化抗辩”的概念。云南大学法学院程龙博士作了《从法律人工智能走向人工智能法学》的报告。闭幕式上,李本教授、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启梁、左卫民教授分别作了会议总结。
  本次研讨会作为全国第三届跨法学学科、以法律实证研究为基本内容的学术研讨会,在法律实证研究已然在中国成为一个新兴流派的历史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主办方希望通过会议促进理论界和实务界在法律实证研究、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上的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交流。
  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