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的理论与理论的大众化

期次:第1049期    作者:任新民   查看:293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决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突出任务。
  一、大众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中,揭示了社会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从纷繁杂乱的现象中发现社会历史的规律、追寻历史发展的趋势、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民大众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生活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即人民是创造历史发展的主体,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就是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一切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大众社会实践活动的凝炼。它不仅是大众对外在世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大众在社会纷繁杂乱的现象中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指导大众应用正确的认识去改造世界。
  历史证明,每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都必然伴随着一次重大的思想理论变革。正如著名诗人海涅所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思想解放运动,充分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到的思想指导和精神引领作用,是指引广大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旗帜。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是在不断地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价值要求,从时代发展的主题和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中,形成对社会发展新的思想观点,形成新的认识,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来指导新的实践。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体现在其鲜明的实践性,其鲜明的实践性就表现在其理论的形态内容将随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形成新的思想观念,承担起对大众实践活动的新的指导任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体现为实践形态,而非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形态只有上升为实践形态,才可能实现其对人民大众认识和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指导。所谓上升到实践形态,就是要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大众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在中国的体现,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毛泽东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历史事实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广泛包容性和适应性,是其能够借助于中华民族形式,满足中华民族需要,适应中华民族特点,化为特定民族的理论,实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本质特征。
  二、理论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规定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必须能够掌握大众,引领大众,成为大众认识和改造社会实践的思想武器。理论的大众化不仅取决于其在国家上层建筑中的地位,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满足于民族的精神需求程度,即取决于它与大众的利益追求、价值取向、思想实际、思维方式相契合的程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主要任务是要能够真正解决人类生活事实上的问题,才是证明它是事实上的真理”。大众的需求是理论的大众性,没有大众性的理论需求,就没有理论大众化;大众性是理论大众化的基础,理论大众性的过程,也是理论大众化的过程,这是一个相互塑造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从本质上看,是一个理论社会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成为中国人民的思想武器和精神财富,仅靠强制性的灌输和高压式的政治运动是办不到的,必须融入中国本土的文化之中,融会在大众生动丰富的社会实践生活中,还原为大众丰富的生活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实现其从理论形态向具体化的生活世界的复归,从经典化向通俗化转变,从外来文化向本土文化的转变,实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以人民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渗透到大众的生活方式中,形成大众的政治认同,上升为大众的政治信仰,影响大众的行为方式、改变大众的思维方式,才可能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源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决定了其理论并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抽象,而是从大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思想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要求理论的通俗化、时代化、民族化。所谓通俗化,就是我们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结合大众熟悉的社会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深刻的哲理,把理论融入大众认识改造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大众的行为。所谓时代化,就是理论要能够准确反映时代的主题、时代发展的要求,提供大众认识和把握时代规律的思想指导。所谓民族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特定民族的文化相融合,采取特定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才可能具有大众化。
  在社会多样化的思潮中,任何理论都具有被选择性和替代性。理论的生命力不仅在于理论的真理性,即理论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更重要的是理论掌握大众的深度和广度。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求我们在实现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体系和外在表征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同,并能够逐步升华为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转化为自觉的思想方式、思想方法和首先行为准则。理论没有当然的权威性,思想观念的影响在于能够塑造灵魂,得到思想的认同。立足大众的视角、切准大众的脉搏、把握大众的诉求、熟悉大众的话语,成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重要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财富丰裕、经济层面的一体化和效率化,更突出的是思想文化观念层面的巨大冲击,信息革命促进着言论自由和公民自由的日益国际化,西方文化往往利用经济上的强势,通过物质文明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向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企图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向西方所希望的方向演变。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改变了传统的利益结构,促进了社会分化,不同利益群体的主体意识强化、价值取向分化、行为评价标准差异化、思想观念多样化和交往模式、公众期望的复杂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突出现象。市场经济在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公民利益诉求大规模增长,社会矛盾出现了公开化显性化的特征,我国社会发展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时期。
  社会的稳定发展不仅需要组织体系的完善,更需要核心思想理论的统一与整合,即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新形势下,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能否整合复杂的社会利益诉求,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社会风险、创造社会快速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执政党的意识形态资源,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思想基础,是增强党和国家凝聚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已经成为当前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最重要的的任务。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创新,形成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应对时代发展挑战的新理论。另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实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只有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课题,让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众所认识、所把握,并形成大众的政治信仰和政治信念,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前进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的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才可能具有统一的价值基础,中国社会才可能具有凝聚力,才可能具有强劲的思想动力。
  四、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根据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手段和新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必然要求。其基本要求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大众,努力让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能力等方面。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要遵循政治思想信仰形成的的基本规律,探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围绕解决好大众的政治信仰问题而展开。政治信仰是人们应对危机、克服困难、寻求正确发展思路的精神支柱,是社会凝聚的精神力量。在中国社会发展到了关键时期,改革到了攻坚阶段,面对各种不同思潮间的激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大众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系统地学习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科学发展观,引导大众从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各项政策和改革措施产生的社会成果和实际利益的正确认识,从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诉求满足的效果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引导大众明确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遵循思想理论政治信仰形成的基本规律。人们认识的过程是从认识身边最紧密的社会现象开始,从社会现象中逐步理解社会政策与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并从这种关系的理解中形成社会特定政策的价值认同,进一步在对特定社会政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政策形成与发展的理论认同,在对理论理解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某种理论的价值信仰和追求。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要根据大众的心理特点,思想形成轨迹,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从大众身边最经常发生的利益矛盾冲突,从大众最关心的事情,从大众的切身利益来引导大众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解答大众面对社会急剧发展中的困惑,回答大众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引导大众思想发展的轨迹。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要以大众现实利益关系为切入点。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激烈变化,利益关系多元化,利益矛盾显性化,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努力引导大众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基本路线方针的深入认识和理解,通过“六个为什么”、“四个坚持四个反对”、“七个怎么看”等问题的阐述和学习,为大众在分析研究、正确认识现实利益矛盾冲突中,正确界定利益,达成对协调利益关系的共识,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完善解决利益矛盾冲突机制提供共同的价值基础。
  任何一种社会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真理性,更在于它能否引领社会的思潮。在思想领域中,一种理论要引领社会思潮,不仅仅取决于理论的真理性,还伴随着一个理论为大众所认识、所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在现代信息化的今天,大众接受文化影响,形成思想价值、思维方法、道德行为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现代传媒手段,如电视、网络等,已经逐步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之外,成为影响大众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能再把视野局限在学校教育、学习培训等传统方式上,要更深入地研究现代传媒发展的规律,研究文化传媒的方式、方法和如何利用现代传媒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新形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需要,又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是将党的历史传统重新发扬光大,促进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既不是书斋课堂里的运动,也不是滥用公式的运动,更不是“纯意识形态化”、“纯学术思辨化”或“低俗化”的活动,而是需要掌握大众,需要从大众的社会实践中汲取理论的养料,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解放运动。(作者系我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