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具体内涵

期次:第1317期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常臣尤   查看:78

党的二十大提出,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全球发展新形势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全球性挑战非单一国家可以解决。无产阶级政党从诞生之初就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是构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价值体系,实现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共同价值每一个国家与民族因其生产环境的不同,选择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过去的全部生产现实、生产关系占有程度的不同,所显示出的不同特征,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国家的文明,指导着自己进一步实践,显示出社会总体性特征。个人在社会实践中也不断地丰富创造着自己的本质,推动着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自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其在全世界大肆宣扬商品交易的“平等”

“自由”,推崇唯我独尊的价值霸权。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围绕着具体的人这一价值主体展开,认为人的全面的发展意味着,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可以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不仅失去了人的需要,甚至失去了动物的需要。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建立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础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意旨,以尊重文化多样性为基本准则,倡导民主、自由的国际交往原则。这一思想旗帜鲜明地反对价值霸权主义,超越了传统资本主义的价值逻辑。全人类共同价值是追求美好世界最大公约数的共同价值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0 周年纪念会议上提出,要“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把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其理论核心在于价值客观性,在于坚持从物质实存与客观属性上考察价值。思想和生活就是形而上学的界限,就价值认知来说,客体的属性把握与主体需要的反身性认知受制于整个物质社会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与观念定式。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以对客体属性的把握为前提,人类对客体属性的准确把握,总是受到社会认知水平的限制,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从而无限接近全面掌握真理的过程。

今天,

“历史向着世界历史的转变”,国家社会向着世界社会转变,经济全球化使得人们的认知界限与价值场域得到极大的拓展,形成了共同的价值环境。整个人类的外在实存成为每个人价值认知的共同客观边界,这一共同的价值边界也使得“公平与正义”的人类共同理想的形成成为可能。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新时代新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共同价值实践是人们创造自己本质无限超越此在的过程。人的自我发展取决于主体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随着全球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类的实践范围与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人的本质被不断地构建,新的现实必然产生新的实践。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人类随着世界的变化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并不断进行新实践,价值认知也不断丰富与完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人类文明走到十字路口,时代主题从“革命与战争”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新实践。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并不是将抽象的价值内涵称为世界上永恒的价值标准,而是坚持以全人类所面对的新形势、新问题为导向,以宏大的视野直面最为迫切的时代问题,不断丰富其价值内涵,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