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云大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新高地

期次:第1319期       查看:39

云南大学文科科研工作会暨民族与边疆学部成立授牌仪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 ,云南大学立足西南、扎根边疆 ,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努力担负 在 西 南 边 疆 繁 荣 发 展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的 历 史 使 命 。特别是“双一流”建设以来,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在项目培育、成果产出、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排名全国高校前列根据软科对外发布 2022 年中国大学文科实力排名情况,该排名从学科规模、学科实力、学科精度、高端人才(新增)、科研项目、重大成果、学术论文和科研平台(新增)8 个维度进行评级,反映出全国高校文科综合发展水平。云南大学的文科凭借科研项目(第 20 名)和科研平台(第 17 名)的突出表现,实力接近全国二十强,科研项目指标评分在我校所有指标中贡献值最高(38.7/99.8)。

“双一流”建设以来,学校坚持以项目为牵引、成果为导向的思路,推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稳定增长,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2020 年,我校获得 48 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包括重点项目 5 项、一般项目 32 项、青年项目 10 项、西部项目 1 项,排名全国第 4 位、全国高校第3 位,这是目前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取得的最好成绩和历史性突破。2021 年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与2020 年持平,立项总数排名并列全国高校第 6 位,位列部省合建高校首位。根据软科统计,2017 年以来的 5 年时间里,云南大学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 8 位。高质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不断产出国家级优秀成果获奖数量创新高。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自 1995 年首设以来,一直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奖项。在第八届(2020年)评选中,云南大学共有7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第七届获2项,第六届获4项,第五届获2项)。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举措下,云南大学努力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基础扎实的学科转化为更多的成果,促使我校人文社科领域综合实力得到较大提升。

哲学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社会科学》代表着我国综合类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最高水准,

“双一流”建设以来共刊发我校 3 篇文章。尤其是 2020 年第 3 期同时刊发我校民族政治研究院周平教授《现代国家基础性的社会政治机制——基于国族的分析视角》和法学院高巍教授《重构罪刑法定原则》的两篇高质量论文,开创我校教师同时在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期刊发文的历史。

“双一流”建设以来,我校教师的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量达 24 篇,2018 年 4篇,2019年3篇,2020年7篇,2021年6篇,2022年4篇。高质量论文的发表和转载既是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肯定,也是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取得新进展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除入选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外,学校还有 1 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 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族教育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 个国家文化与旅游研究中心、1 个“中非智库 10+10 合作伙伴计划”中非结对学术机构、1 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以及 8 个教育部备案区域国别研究中心。

民族政治研究院入选首批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其首席专家由“长江学者”周平教授担任,主任由民族政治研究院院长黄清吉教授担任。该基地的入选,为云南大学政治学学科提供了重要的高端平台,也为政治学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为抓手,依托民族与边疆学部,发挥民族学一流学科优势,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

(社会科学处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