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文化的特征和维度

    历史文化的特征和维度   在实践中,历史与文化密不可分,尤其随着历史学和历史意识的发展,传统的“历史认识”和“历史思考”等概念已经不能再有效涵盖历史回忆的作用,这些概念更多体现的是历史横截面,而无法充足体现出历史的纵深性和动态性。因此,建构一种历史文化的新范式,对历史与文化进行整合,能够对历史与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历史文化是传统的守护者,国家和民族的捍卫者,以及社会未来发展的预言者历史文化可以看成是一个综合概念或一般概念,历史上所有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文化中的所有成分都可以划归到历史文化领域。历史文化在实践中发挥着传统的守护者、国家和民族的捍卫者,以及社会未来发展的预言者的作用。  人类的文化生活实践是一个复杂的广阔领域,历史文化通过把历史回忆的不同社会功效和回忆策略进行跨越式综合,将历史回忆在科学研究、政治斗争、艺术表现、学校教育、休闲娱乐和其他活动中分别采用的不同策略进行统筹和综合,使历史回忆统一于“人类精神力量”,这样历史回忆分散于不同场所的社会功能,如教导、启蒙、娱乐、谴责、评价等得以统一。历史文化通过发挥范畴的功能,把历史的不同现象和历史回忆的不同功能统一在人类生活实践的整体领域中,虽然“历史”原则上是一种特殊的自我的东西,既与所有文化领域相关,又在不同文化领域中表现出特殊性,但是历史文化概念同时包含了这种统一性和特殊性。  历史文化与历史意识紧密相连,历史意识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所不及,任何文化领域想要发挥其文化作用都离不开历史意识。历史意识通过人类实践生成历史文化,凸显着历史文化的实践主观性;相对应的,历史文化反作用于历史意识,引导人类实践,显现着历史文化的实践客观性。历史意识强调的是一种纯粹主观性,很容易把历史的客观性给彻底消融掉,而历史文化则通过实践的方式将历史与文化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更为全面地理解社会现象。历史文化与历史回忆密切相关,通过历史回忆的方式,历史文化表现出三个不同的特征第一个特征在于历史文化通过历史回忆的方式实现对历史时间的诠释。主体的回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回忆,另一种是历史回忆,这两种回忆都与过去相关,但是历史文化主要指主体回忆中的“历史回忆”,仅限于自我回忆中那些能够超越自身寿命界限去追溯过去的部分,这些部分在对现在的生活实践进行诠释的时候,能够获得一种超越自身生命长度的未来视角。历史回忆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时间维度融合在一起,生成一种能够自由穿梭于三个维度的时间意识,过去在这种时间意识中“鲜活”起来,不再停滞在过去某个时间,而成为现在的一部分,并具有了未来的指向。历史文化将时间的感知、诠释、导向和目的综合为一种时间方案,通过这种时间方案使历史回忆的功效得以发挥。  历史文化的第二个特征在于历史回忆是人类主观意识与客观经验的统一。历史文化作为主观意识和客观经验的统一,承认“过去”经验的客观性,历史回忆基于客观经验之上不同于主观意识的任意想象;同时,历史回忆的主观性也决定了过去经验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并不影响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历史文化是过去事实与历史评价的合成体、过去经验与历史意义的统一,始终处在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的张力之下不断摇摆。  历史文化的第三个特征是实践特征,即历史文化通过历史回忆的方式,使历史主体对自我思维和自我行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完成对生活实践的时间导向。历史文化在实践中发挥着内在导向和外在导向的作用,历史文化的内在导向使人类形成历史认同,使他们在时间的变迁中保持自身与群体的一致性。历史意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历史认同也会相应的瓦解和坍塌。历史文化的外在导向使人类在实践中获得时间方向,借助于这种方向可以有效地组织行动、制定目标和策略,并会形成相对稳定的时间诠释模式。历史文化概念的实践性在于其不只是一种纯粹主观的意识,而是面向人类现实生活和引导实践行动的,因此,所有关于历史与文化的研究都应该纳入到实践性的历史文化范式下进行。历史文化的认知维度、政治维度和审美维度历史文化作为一个多元的、复杂的概念,包括历史思考的众多维度,宗教的、伦理的、政治的、艺术的都可以归为历史文化的范畴。德国历史哲学家约恩 · 吕森根据文化在实践中的诠释作用,将历史文化分为三个基本的维度:认知维度、政治维度和审美维度。  历史文化最基本的维度是认知维度。认知过去的事实与经验是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基础功能,这一维度也是历史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历史思考的目的在于学习前人的生活实践经验,通过认知和总结这些经验可以有助于现在的生活实践。历史文化如果失去了认知过去经验的功能,其他功能也就无从谈起。无论历史文化涵盖的范围有多么广,它始终包含着一种认知功能,专注于历史与文化的真实图景。  历史文化的另一个基本维度是审美维度。历史文化的审美维度要求用一种美学或艺术的观点看待历史与文化,归纳和总结这些美学形式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清晰识别历史文化中美学方法的运用和效果。历史文化的审美维度注重探讨历史回忆在美学上的建构方法、标准和形式等,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扩大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并且强化历史经验的认知和政治维度。历史文化的审美维度看到了历史思考和文化记忆中人类审美意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审美对于历史叙述和文化传承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历史文化的第三个基本维度是政治维度。历史文化的政治维度主要是指历史被应用于政治统治中,用以解释统治关系和现在生活的合法化。历史文化通过各种历史象征符号说明和解释现存政治的存在意义,维系成员对现存政治体制的赞同。历史文化和政治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政治的合法性只能通过历史文化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历史文化中已经先天存在着某种政治统治体系,历史文化脱胎于其中并为其服务。历史文化只有符合现存政治统治的实践导向和文化导向,并且一定程度上与民众的政治意图和利益相符,其实践功能才能切实发挥作用。  历史文化的三个维度分别与历史真相、美和权力三个原则相对应,与生活实践中科学、艺术和政治三个领域相对应,与人类普遍的精神活动——感情、意志和理智相符合,三者不存在先后和等级,也不能够彼此替代与合并。历史真相决定了政治维度和审美维度的边界和限制,如果越过了真相的雷池,历史在政治维度和审美维度中的实践作用将会适得其反;审美维度决定了真相认知和政治利益的接受程度,同样是关于历史文化的表现,人们更乐于接受那个能打动人心和引起共鸣的;政治维度决定了历史文化不是存在于真空和想象中,不是抽象的文字堆砌和逻辑演绎。总之,历史文化的三个维度既可以独立对历史文化进行建构,又可以对建构的历史文化进行检验和批判。无论是历史文化的认知维度、审美维度,还是政治维度,都存在着一些对于各种文化而言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这也是构建历史文化新范式的意义所在。  【赵亮: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原载 《人民论坛》 2019年第9期】

  • 致当代大学生:

    君子何以务本

    致当代大学生:君子何以务本   论语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译义为:君子着重致力于最本质和基础的东西,从根本做起,坚实基础,立稳立正做人的原则,那么天下的道义也就自然产生。这其实也就是在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样的事情,有什么样的理想和愿望,我们都要能够从根本做起,完善自身,立正原则。  那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怎么做,做什么才算是君子务本呢?想来这也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疑问。  在我看来,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需要完善我们的思想层面。所谓“本”,“本”的本意是树根,在 《谏太宗十思疏》中有“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而《大学》中孔子的言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则明确释义为自身修养、道德品质。其实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修身养性,了解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塑造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笃实三观修养,拥有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才能指导我们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秉持目标,保持真我;才能具备一路前行,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能力;才能够达吾之所愿,成心之所想。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观察细致,对身边来往的人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身,塑造思想层面的本我。  其次我们要学会发掘事物本质,求真务实。《大学》 的开篇“大学之道”中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可见儒家修身,其次我们要学会发掘事物本质,求真务实。《大学》 的开篇“大学之道”中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可见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于格物致知。也就是说,只有在物事上能够按照法则取舍,懂得何时“停止”追求物事,内心才能获得安静,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格物致知精神正是我们所应当学习的精髓所在,也是君子务本的本质所在。无论是对待我们学习生涯中的每一门课,还是人生成长路上的每一次选择,我们要去学会发掘事物本质,看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和对我们自身的重要性,然后取舍得当,安排行之有序。当我们面对事情杂乱无章,没有解决思路时,不妨静下心来,以平静的心态和客观的态度去面对问题,找到症结所在,也就找到了解决之法。同样的道理也适合与与人交往之中,面对他人的评价要学会取舍有道,要通过自己的亲身交往和体验来判断一个人的本质所在,切不可人云亦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保持自我,坚定自己的初心。大部分人在当前的生活中往往追求于合群、合众的规则,从而丧失自我。其实一个人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对于自己需要有明确的方向,以及对这个方向鉴定努力的决心,在不断前行中完善我们的方向和目标。因此,保持本我和初心,坚定方向,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努力的决心也一定要有。比如我们坚定未来想要继续进修读研,那么我们便要开始准备我们的专业课;若是想要考取公务员,那就坚定决定,关注时事,而不是在准备考研的同时三心二意,跑向工作或者考公的道路,那样不仅会让我们事倍功半,还会浪费我们的时间。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本”对于我们而言,可以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我们所要秉持的内在自我。我们应该坚定“本”的观念,并且做到“本”的要求,这样,我们更容易去过我们所梦想中的人生,实现我们的理想,这个社会也才能达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境界。  【滕丽娜: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学生】

  • 陶庵的别样情思

    陶庵的别样情思—读《湖心亭看雪》   初读 《湖心亭看雪》,觉“惟长堤一痕......”一句量词用的甚是精妙,至此留下对张岱的些许印象。  继而开始了解张岱。他生于明末,号陶庵,出身世代簪缨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相继为官,三代荣显,书香门第。张岱自幼聪颖,被赞为“今之江淹”。文章诗词、美食茶道、古董珍玩、花鸟虫鱼几是无一不通,戏曲、园林、音乐、绘画、书法、篆刻也都皆为通晓。他前半生颇有些“当时年少轻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风流爽快。四处游历名城,结交名士,市井能人亦多有交往,出入妓院,与秦淮名妓来往。翩翩少年 才华横溢,行止由心繁华靡丽,想来也是快活肆意。谁料朝野一朝倾覆,张岱拒绝归顺清廷,携家逃亡山中。与前半生的繁华截然不同,后半生很是清贫,“布衣蔬食,常至断炊”。但仍在此期间修成明史巨著 《石匮书》,散文集 《西湖梦寻》 等著作。  张岱本是爱热闹爱繁华的,他喜欢玉盘珍馐:“从以肥腊鸭、牛乳酪。醉蚶如琥珀,以鸭汁煮白菜如玉版”;他喜欢繁花似锦:“草木百余本,错杂莳之,浓淡疏密,俱有情致”;他喜欢烟花灿烂:“烟焰蔽天,月不得明,露不得下”;他喜欢轻歌曼舞:“光焰荧煌,锦绣纷叠,见者错愕”;他喜欢灯火辉煌:“复迭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  这样一个极爱世间风花雪月的人,最爱在冬天时游西湖。“雪巘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涳濛,何逊晴光滟潋。”自是张岱对山水的审美情趣,喜其幽寂深静,但或许也夹杂了几分哀思。前朝自是兴盛,可惜前朝已无处可寻。张岱本人身世亦随朝代更迭而巨变,前半生的富足一去不返,罔若梦一场。清幽的西湖,想来更适合追忆前尘往事。  再看 《湖心亭看雪》,倒是多了几分深沉惆怅。“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彼时已是清康熙年间,张岱仍沿用明崇祯年号,心思跃然于纸上。身为前朝遗民,故国大抵是他心里永存的情节与伤痛。“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常人出游多是天朗气清之日,张岱却于天寒地冻之时出门赏湖,是有寻静之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皆是白茫茫一片,混沌空旷之意自然流露。“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在上句总写茫茫雪景中的细节描写,痕、点、芥、粒四个量词仿若事物太小而依稀难辨,与上句广袤之景形成鲜明对比。寥寥几笔,如白描般勾勒出一副隐隐绰绰的水墨画。人与景相融,天人合一。简洁清深,细致淡远。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这是反客为主,反写他人之喜衬己之欣喜。张岱曾提过自己的交友原则:“人不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他们同在人迹罕至之时到西湖,自是有“癖”,还是相同之“癖”,这让不善饮酒的张岱喜不自胜,浮三大白。“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问的名字,回答的却是地点。一是写明难得的知己只是客居于此,以后难以相见,酣饮过后不得不面临别离,难免有些惆怅。二是点出金陵。金陵是大明的开国都城,明亡之后也曾在金陵建立短暂的弘光政权,难免引起张岱的故国之思。金陵人客于西湖,张岱又何尝不是客居呢,他的家国早已不在了。“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借舟子之口,点名其痴。痴于淡雅雪景,痴于物我相融,痴于怀念故国。  张岱故意于寒冬时节独往西湖,应有寻求孤单清净之意。他心念前朝,饶是呼朋引伴觥筹交错之时,亦不能舒缓这一哀思,仍有周际漠漠之感。这种寂寞,是由于内心有感却无处倾吐,心中之事无人能解。一朝国灭,让张岱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人境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他时常有对过去奢靡生活的反思,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切的怀念之情。新朝已建立,感伤缅怀之思无人可诉。人愈多,寂寞之感愈强,疏离之感也愈强,怆然悲哀之情更甚。  唯有在自然之中,这种寂寞才是平静的,这种哀伤才能找到依托。与周遭人事不合的孤单,却成了与自然相融的途径。无法与现世达成所期望的联系,转而寻求自我与天地之间隐秘的联系,这是张岱独往湖心亭的原因。在一片白茫茫中,天地广袤而人事渺小,两者融合为一,这也正是张岱所求。  懂人世孤独之人,更明白人世亲近之可贵。偶然见到金陵客,自是意外之喜。虽然本意是独游,但遇到与自己有相同人生情趣和审美的人,让张岱的寂寞得到宽慰,也让他喜出望外。张岱与金陵客的相投,并未削弱天人融合之感。相遇知己,不是在滚滚红尘中,而是在这样极其偶然的机缘下,在这浩渺空濛的山水里,是否表明,冥冥之中自有机缘会让他们相遇?偶然相识,把酒言欢,后会无期,何等的巧合,似是天意。这一偶然,也让人与自然之间更加浑融。有表达欲望的人,一定有被理解的需求。这是子期去世后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也是张岱遇到金陵客后欣喜的原因。无需多言,只是共同来到这寂静空阔的西湖,便已明了。后约难期虽令人伤感,但能相遇已是莫大的幸事了。  寥寥几行,已把张岱之心绪写尽。故国之思,孤独之怡然自得,偶遇知己之狂喜,全潜藏在淡泊空灵的文字背后,此等情思余味如何能不动容?  【李昀阳:云南大学文学院学生】